7月10日,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关于河南省农村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情况”实践调研队在院党总支书崔秀花、团总支副书记黄春建和09级辅导员许建锋的带领下乘车到登封宣化镇开展实践调研。
上午8时,崔书记在A3一楼大厅主持召开了实践队的碰头会。会上,崔书记首先对队员们前一阶段的调研活动表示充分肯定,对同学们酷暑中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给予了赞扬。接着,崔书记对下一步行动进行了总体部署和具体指导。她指出:宣化镇将作为调研活动的最后一站,实地调研结束后,将进行总结收尾工作。针对如何更有利更高效开展工作,她给予了同学们几点希望:一是希望大家继续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投入到接下来的行动中;二是要大家充分发挥团队协作力量、互帮互助、共同前进;三是希望大家在实践活动中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和自身的防暑降温。会议的开展为队员们理清了思路,让队员们坚定了信心。会后,带队老师和队员们乘车出发。

实践队到达宣化镇后,顾不得烈日高温,便以极高的热情投入行动中。队员们先后对钟楼村和王村进行了问卷调查及访谈,受访的对象大都给予了队员们积极地配合。在钟楼村,当队员们向村中的一位静坐的老者恰当地表明来意时,老者微笑着介绍了村里的相关情况:村里有200多户人家,但青壮年劳力大部分已外出务工了,留下来的基本是老人、妇女和小孩子,村里上大学的年轻人很少。拜别老人后,队员们对所见的中小学生、中年妇女和老人等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他们所持的观点基本上是:不愿接受高等教育因自身能力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事实使得对上学失去信心和受村里同龄人外出打工的影响带动。当队员们到王村了解情况时,所得的情况虽有与钟楼村相似之处,但总体上相对较好。王村是拥有600多户人家的大村,村里不同年龄段的人大多比较乐观积极,对待教育问题较为热心,不少接受调查问卷村民认为接受高等教育是人生很好的一条出路,她关系到孩子以后的幸福,并且现在都有能力供养大学生。总之,接受高等教育是有利于整个家庭长远发展的。
调研结束以后,队员们感慨良深,认为不同的思想观念造就了不同的生活,很多家长表现是这样的,很多学生表现也是这样的。并表示返校以后定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夯实专业理论基础,积极塑造健康人格,做能负重任,可堪大用的青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