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我院“魏都学人”读书小组在文综楼1225会议室举办以“孤独:境界?命运?枷锁?——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绎读”为主题的读书分享会。本次活动由“魏都学人”读书小组发起人、法理法史教研室主任尹晓兵主持,由成艺宁担任主分享人,谢占杰教授、郭海洋博士、杨继刚博士担任主评议人,“魏都学人”读书小组成员、及其他《百年孤独》的读者共同参与。
作为主分享人,成艺宁将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一书的逻辑结构以“魔幻与现实主义”手法为轴心进行详细梳理和阐释。她认为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魔幻与现实交织的点在于:时间。这是马尔克斯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最本质原因。
评论环节中谢占杰肯定了成艺宁同学解读的全面性与深刻性。他进而主张应该从批判的角度来对《百年孤独》作出解读,透视该著作尚未讲明但是又在思维延长线上的意蕴。郭海洋认为,《百年孤独》的当下意义在于其积极性而非其消极性,从客观性来对待“孤独”一词,可能丧失文学作品的价值意涵。杨继刚认为,《百年孤独》作为后现代思想的代表,其意蕴应当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是生成性的;而非形而上的。
交流环节中尹晓兵认为,应当深入“孤独”的内在结构,将孤独从情感主义中解脱出来,同时留意翻译所带来的风险,应当对孤独一词进行词源学追踪以铆钉其本真含义。其他在场同学也相继发表了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
最后,尹晓兵强调,引入不同学科的视野,才能擦出思想的火花。阅读当中的“点面”关系,需要脚踏实地的伏案苦读阐释,除此之外别无他途。正应了古典的教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